方巾的意思

注音 ㄈㄤ ㄐ一ㄣ

拼音 fāng jīn

基本釋義

⒈  明代文人、處士所戴的軟帽。

⒉  指舊時行婚禮時新娘頭上所覆的紅方帕。

國語辭典修訂本

方巾「ㄈㄤ ㄐ一ㄣ」

⒈  明代文人所戴的頭巾。

《金瓶梅·第四二回》:「那戴方巾的人,你不認的他?」
《儒林外史·第一回》:「那邊走過三個人來,頭帶方巾。」

引證解釋

⒈  明 代文人、處士所戴的軟帽。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禮部二·仕宦譴歸服飾》:“故相 商淳安 召還時,尚未復官,及詣闕……見朝及陛見,戴方巾,穿圓領,繫絲絛,蓋用 楊廉夫 見 太祖 故事。”
《儒林外史》第一回:“那邊走過三個人來,頭帶方巾,一個穿寳藍夾紗直裰,兩人穿元色直裰。”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士階條例》:“擬俊士帽則用方巾,或緞或紬。”

⒉  指舊時行婚禮時新娘頭上所覆的紅方帕。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到那一日,大吹大擂……一派細樂,引進洞房。揭去方巾,見那新娘子 辛小姐,真有沉魚落雁之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