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思

注音 ㄐㄧㄣˋ

拼音 jìn

基本釋義

國語辭典簡編本

晉「ㄐㄧㄣˋ」

1.朝代名:(1) (西元265?316)司馬炎代魏,國號,建都洛陽。共四帝,歷五十二年,史稱西。後為前越所滅。 (2) (西元317?420)司馬睿在南方重建朝,國都建康。共十一帝,歷一百零四年,史稱東,與西合稱為兩。後為劉裕所滅。 (3) (西元936?946)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ㄊㄤˊ)滅唐稱帝,國號,建都汴京。共二帝,歷十一年,史稱為後。後為契丹所滅。

2.周代諸侯國。春秋時據有今山西省大部分與河北省西南地區,地跨黃河兩岸。後為韓、趙、魏三家所分,遂亡。

3.進、前往。

造句見、

4.升。

造句級、階、

5.姓。

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ㄐㄧㄣˋ

拼音 jìn


[動]
1.進、前往。《說文選字.日部》:「晉,進也。」

2.升。如:「晉級」、「晉升」。《清史稿.卷四五一.桂中行傳》:「以功晉知府。調江蘇,筦揚州正陽釐榷。」
[名]
1.國名。周代諸侯國。春秋時據有今大陸地區山西省大部分與河北省西南地區,地跨黃河兩岸。後為韓、趙、魏三家所分,遂亡。

2.朝代名。參見「西晉」、「東晉」條。

3.大陸地區山西省的簡稱。

4.姓。如戰國時魏國有晉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