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思

注音 ㄕㄨㄛˋ

拼音 shuò

基本釋義

國語辭典簡編本

朔「ㄕㄨㄛˋ」

1.農曆每月初一日。

造句日、望、正

2.北方的。

造句風、

3.→撲迷離

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ㄕㄨㄛˋ

拼音 shuò


[名]
1.農曆每月初一日。元.劉因〈桃源行〉:「天家正朔不得知,手種桃枝辨四時。」《初刻拍案驚奇》卷二○:「每逢月朔,便獻一番利市。」

2.開始、最初。《禮記.禮運》:「治其麻絲,以為布帛,以養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從其朔。」

3.北方。《書經.堯典》:「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
[形]
北方的。《文選.曹植.朔風詩》:「仰彼朔風,用懷魏都。」唐.杜甫〈詠懷古跡〉詩五首之三:「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