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的意思

注音 ㄉㄨㄥ ㄕㄢ

拼音 dōng shān

基本釋義

⒈  《詩·豳風》篇名。相傳是周公東征歸來後周人的作品,寫久戍在外的士兵在歸途中和到家後的感想,其中既有勝利返回的喜悅,也有家園荒蕪的感嘆。

國語辭典修訂本

東山「ㄉㄨㄥ ㄕㄢ」

⒈  日觀峰的別名。參見「日觀峰」條。

⒉  《詩經·豳風》的篇名。共四章。根據〈詩序〉:「東山,周公東征也。」或亦指東征之士既歸而述懷之詩。首章二句為:「我徂東山,慆慆不歸。」

引證解釋

⒈  後因以代指遠征或遠行之地。

《詩·豳風·東山》:“我徂 東山,慆慆不歸。”
朱熹 集傳:“東山,所徵之地也。”
宋 葉夢得 《石林詩話》捲上:“玉汝 有愛妾 劉氏,將行,劇飲通夕…… 劉貢父,玉汝 姻黨,即作小詩寄之以戲雲:‘ 嫖姚 不復顧家為,誰謂 東山 久不歸。’”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四:“此去 東山 又 北山,鏡中強半尚紅顏。”

⒉  後因以代指 魯 地。

《孟子·盡心上》:“孔子 登 東山 而小 魯。”
趙岐 注:“東山,蓋 魯 城東之高山。”
宋 李清照 《上樞密韓肖胄詩》:“嫠家父祖生 齊 魯,位下名高人比數……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 東山 一抔土。”

⒊  據《晉書·謝安傳》載, 謝安 早年曾辭官隱居 會稽 之 東山,經朝廷屢次徵聘,方從 東山 復出,官至司徒要職,成為 東晉 重臣。又, 臨安、金陵 亦有 東山,也曾是 謝安 的遊憩之地。後因以“東山”為典。指隱居或遊憩之地。

唐 王維 《戲贈張五弟諲》詩之一:“吾弟 東山 時,心尚一何遠!”
宋 沉遘 《吳正肅公輓歌辭》之一:“暫作 東山 去,還期 宣室 來。”
清 趙翼 《秋帆制府輓詩》:“南國烽煙悲遠道, 東山 絲竹渺前塵。”

⒋  代指 謝安。

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詩:“想象 東山 姿,緬懷 右軍 言。”
清 顧炎武 《上吳侍郎暘》詩:“徵虜 投壺暇, 東山 賭墅優。”

⒌  泛指名高望重的人。

清 趙翼 《唐荊川先生讀書處》詩之一:“並世文章無北地,當年聲望此 東山。”
趙樸初 《何滿子·東山》詞:“悄悄非關多病,三年不見 東山。花事綢繆風又雨,更兼蜂妒鶯讒。”
按,《人民文學》1977年第一期發表時附註雲:“時見 江青 爪牙講話,矛頭指向 周總理,賦此書憤。”

⒍  泛指東面的山。

宋 蘇軾 《赤壁賦》:“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
清 鄭燮 《道情》之一:“一霎時波搖金影,驀抬頭月上東山。”
楊朔 《雪浪花》:“那外國人想僱我的驢去逛東山。”

⒎  春秋 時少數民族 赤狄 別種 東山 皋落氏 的省稱。

《國語·晉語一》:“﹝ 晉獻公 ﹞是故使 申生 伐 東山,衣之偏裻之衣,佩之以金玦。”
韋昭 注:“東山,皋落氏。”

⒏  南朝 樑 何胤 的別稱。

《南史·何胤傳》:“初, 胤 二兄 求 點 並棲遁, 求 先卒,至是 胤 又隱。世號 點 為‘大山’, 胤 為‘小山’,亦曰‘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