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魯的意思

注音 ㄉㄨㄥ ㄌㄨˇ

拼音 dōng lǔ

基本釋義

⒈  原指春秋魯國。後以指魯地(相當今山東省)。

⒉  指孔子。孔子為春秋魯人,故稱。

引證解釋

⒈  原指 春秋 魯國。後以指 魯 地(相當今 山東省 )。

《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世有 周子,雋俗之士,既文且博,亦玄亦史。然而學遁 東魯,習隱 南郭。”
李善 注引《莊子》:“魯 君聞 顏闔 得道人也,使人以幣先焉…… 顏闔 對曰:‘恐聽謬而遺使者罪,不若審之。’使者反審之,復來求之,則不得矣。”
唐 李白 《贈武十七諤》詩:“愛子隔 東魯,空悲斷腸猿。”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七:“二公表章經籍,篤古崇儒,至求淑相攸,必屬之 東魯 聖人之裔,誠不愧儒雅風流矣。”
黎元洪 《檄山東文》:“東魯 開化最早,文明獨先。”

⒉  指 孔子。孔子 為 春秋 魯 人,故稱。

《陳書·周弘正傳》:“東魯 絶編之思, 西伯 幽憂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