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脆的意思

注音 ㄖㄡˊ ㄘㄨㄟˋ

拼音 róu cuì

基本釋義

⒈  亦作“柔脃”。

⒉  柔弱,軟弱。

⒊  柔而易折;軟而易碎。

⒋  柔和婉轉。

引證解釋

⒈  亦作“柔脃”。

⒉  柔弱,軟弱。

《老子》:“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易·夬》“莧陸夬夬,中行無咎” 三國 魏 王弼 注:“莧陸,草之柔脃者也。”
宋 歐陽修 《寄生槐》詩:“檜惟凌雲材,槐實凡木賤,奈何柔脆質,累此孤高榦。”
《明史·徐貞明傳》:“東南民素柔脃,莫任遠戍。”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曹學士》:“每以帝子皆生深宮,身體柔脆,必須輔以藥石。”

⒊  柔而易折;軟而易碎。

宋 王安石 《和耿天騭以竹冠見贈》詩之二:“無物堪持比此冠,竹皮柔脆穀皮乾。”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五》:“僕徒手與搏,覺其衣裳柔脆,如通草之心;肌肉虛鬆,似蓮房之穰。”

⒋  柔和婉轉。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五:“其一切清圓柔脆爭奇鬭巧之作,別録一集,得六百餘闋,名曰《別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