楮幣的意思

注音 ㄔㄨˇ ㄅ一ˋ

拼音 chǔ bì

基本釋義

⒈  指宋、金、元時發行的“會子”、“寳券”等紙幣。因其多用楮皮紙製成,故名。後亦泛指一般的紙幣。

⒉  指祭供時焚化的紙錢。

國語辭典修訂本

楮幣「ㄔㄨˇ ㄅ一ˋ」

⒈  宋代發行的紙幣。因多用楮皮製造的紙印成,故稱為「楮幣」。

《宋史·卷四三六·儒林傳六·李道傳傳》:「道傳應詔言楮幣之換,官民如讎;鈔法之行,商賈疑怨,賦斂增加,軍將推剝,皆切中時病。」

引證解釋

⒈  指 宋、金、元 時發行的“會子”、“寳券”等紙幣。因其多用楮皮紙製成,故名。後亦泛指一般的紙幣。

宋 周必大 《二老堂雜誌·辨楮幣二字》:“古有三幣,珠玉為上,金次之,錢為下。自 秦 漢 專以錢為幣。近歲用會子,蓋 四川 交子法,特官券耳,不知何人目為楮幣。”
《金史·食貨志三》:“小民淺膚,謂楮幣易壞,不若錢可久,於是得錢則珍藏,而券則亟用之,惟恐破裂而至於廢也。”
元 劉壎 《隱居通議·文章八》:“楮幣於 宋 謂之會子,於今謂之寳鈔,雖制用不同,而以久而輕,則弊一而已矣。”
清 魏源 《軍儲篇三》:“近世銀幣日窮,銀價日貴,於是有議變行楮幣者。”
章炳麟 《五無論》:“返觀專制之國,錢幣一出於國家,然民間猶得以碎銀貿易,至於楮幣,則國家尚鮮為之。”

⒉  指祭供時焚化的紙錢。

《朱子語類》卷一三八:“漢中 之民當春月,首戴白楮幣,上 諸葛 墓。”
《剪燈新話·金鳳釵記》:“生感 興娘 之情,以釵貨於市,得鈔二十錠,盡買香燭楮幣,齎詣 瓊花觀,命道士建醮三晝夜,以報之。”
《清史稿·禮志十一》:“殷奠,列饌筵二十一,酒奠十一,羊九,楮幣九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