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倒猢猻散的意思

注音 shù dǎo hú sūn sàn

拼音 shù dǎo hú sūn sàn

基本釋義

國語辭典簡編本

樹倒猢猻散「ㄕㄨˋ ㄉㄠˇ ㄏㄨˊ ㄙㄨㄣ ㄙㄢˋ」

樹倒了,聚集在樹上的猴子也就散了。比喻有權勢的人一旦失勢,則其依附者隨即散去。

造句樹倒猢猻散,這些人也未免太現實了。

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shù dǎo hú sūn sàn

拼音 shù dǎo hú sūn sàn

南宋曹詠依附秦檜,官至戶部侍郎。秦檜死,黨羽離散,曹被貶,其妻兄厲德斯贈之以〈樹倒猢猻散賦〉。見宋.龐元英《談藪》。後用以比喻有權勢的人一旦失勢,則其依附者隨即散去。《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若是富貴之人,一朝失勢,落魄起來,這叫做『樹倒猢猻散』,光景著實難堪了。」《紅樓夢》第一二回:「如今我們家赫赫揚揚,已將百載,一日倘或樂極生悲,若應了那句『樹倒猢猻散』的俗語,豈不虛稱了一世的詩書舊族了。」也作「猢猻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