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鏡的意思

注音 ㄏㄞˇ ㄐ一ㄥˋ

拼音 hǎi jìng

基本釋義

⒈  指明亮如鏡的海或海面。指月亮。蛤類動物名。

國語辭典修訂本

海鏡「ㄏㄞˇ ㄐ一ㄥˋ」

⒈  動物名。軟體動物斧足綱瓣鰓目。似蛤蜊而扁平,左右殼色濃淡不同,可制器皿。

引證解釋

⒈  指明亮如鏡的海或海面。

南朝 宋 顏延之 《應詔宴曲水作詩》:“太上正位,天臨海鏡。”
唐 黃滔 《狎鷗賦》:“至若海鏡秋碧,天藍霽青,磨開桂月於浩渺,畫出 蓬山 於杳冥。”
清 龔自珍 《阮尚書年譜第一序》:“公仰能窺天步,俯能測海鏡。”
瞿秋白 《餓鄉紀程》十四:“餓鄉之‘餓’如其不軋窒他的機括,前途大約就可以見平風靜浪的海鏡。”

⒉  指月亮。

明 徐渭 《泊閶門值閏月中秋》詩:“天上桂輪長若滿,人間酒盞莫嫌多。虹橋一散能追不,海鏡孤飛奈墮何。”

⒊  蛤類動物名。

唐 劉恂 《嶺表錄異》卷下:“海鏡, 廣 人呼為膏葉盤。兩片合以成形,殼圓,中甚瑩滑,日照如雲母光,內有少肉如蚌胎。腹中有小蟹子,其小如黃豆,而螯足具備。海鏡飢,則蟹出拾食,蟹飽歸腹,海鏡亦飽。”
宋 黃庭堅 《又借前韻見意》詩:“招潮瘦惡無永味,海鏡纖毫只強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