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林的意思

注音 ㄈㄣˊ ㄌ一ㄣˊ

拼音 fén lín

基本釋義

⒈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遂隱而死。”謂介之推從晉文公流亡,割股食公,有功而不受祲,隱入綿山,後晉文公焚燒樹林逼迫,仍不出,抱樹焚死。後以“焚林”為求取賢士的典故。

引證解釋

⒈  謂 介之推 從 晉文公 流亡,割股食 公,有功而不受祲,隱入 綿山,後 晉文公 焚燒樹林逼迫,仍不出,抱樹焚死。後以“焚林”為求取賢士的典故。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晉侯 賞從亡者, 介之推 不言祿,祿亦弗及……遂隱而死。”
《周書·蘇亮等傳論》:“既焚林而訪 阮,亦牓道以求 孫,可謂野無遺才,朝多君子。”
唐 韋蟾 《上元》詩之三:“薰穴應無取,焚林固有求。”
唐 吳仁璧 《投謝錢武肅》詩:“累重雖然容食椹,力微無計報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