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的意思

注音 ㄌ一ˇ ㄒㄩㄝˊ

拼音 lǐ xué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宋明時期的一種崇尚理性的唯心主義哲學思想。包括以周敦頤、程顥、程頤、朱熹為代表的客觀唯心主義和以陸九淵、王守仁為代表的主觀唯心主義。前者認為“理”是永恆的,先於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實體,世界萬物只能由“理”派生。後者提出“心外無物,心外無理”,認為主觀意識是派生世界萬物的本原。也叫“道學”

Confucian school of idealist philosophy of the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國語辭典簡編本

理學「ㄌㄧˇ ㄒㄩㄝˊ」

性理之學。宋代儒家學者以傳道為使命,注重闡釋經義,兼談性命,並轉化禪、道思想精華和修養方式所產生的學派。元代時衰落,明朝又再度興起。王陽明繼承陸九淵的學說,並發揚光大。但後來只知言心言性,而欠缺實踐,流於空談。

造句宋代興盛的書院制度有助於士人鑽研發揚理學。 △道學、性理學、宋學

國語辭典修訂本

理學「ㄌ一ˇ ㄒㄩㄝˊ」

⒈  性理之學。宋儒釋經,以傳道自命,重疏義理,兼談性命,為與禪學、道教相結合所產生的學派。理學衰於元,而復興於明。王守仁承繼陸九淵之學而光大之,但其後只知言心言性,而疏於力行,流於空談。

引證解釋

⒈  宋 明 儒家 周敦頤、邵雍、張載、程顥、程頤、朱熹、陸九淵、王守仁 等的哲學思想。 宋 儒致力闡釋義理,兼談性命,認定“理”先天地而存在。 明 儒則斷言“心”是宇宙萬物的根源。

宋 周密 《齊東野語·理度議諡》:“理宗 未祔,議諡……遂擬曰‘理’。蓋以聖性崇尚理學,而天下道理最大,於是人無間言。”
元 劉將孫 《題閣皁山<凌雲集>》:“近世 周益公 之辭藻, 朱文公 之理學, 楊誠齋 之風節,與人交皆不數數,獨為 閣皁 筆墨,先後輝映,其纏綿傾倒如此。”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構釁》:“下官 程頤,別號 伊川 ……自慚理學名儒。”

⒉  教學上理科的舊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