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塗的意思

注音 ㄨㄟˋ ㄊㄨˊ

拼音 wèi tú

基本釋義

⒈  亦作“畏途”。

⒉  艱險可怕的道路。

⒊  指危險可怕的地方。

⒋  猶苦差。比喻可怕而難辦的事情。

引證解釋

⒈  亦作“畏途”。

⒉  艱險可怕的道路。

《莊子·達生》:“夫畏塗者,十殺一人,則父子兄弟相戒也,必盛卒徒而後敢出焉。”
成玄英 疏:“塗,道路也。夫路有劫賊,險難可畏。”
唐 李白 《蜀道難》詩:“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
金 蔡鬆年 《淮南道中》詩之一:“畏塗泥三尺,車馬真雞棲。”
清 金農 《送賀十五德輿之辰州》詩:“五月 沅陵 道,毒淫多畏途。”

⒊  指危險可怕的地方。

宋 王安石 《次韻和張仲通見寄三絕句》之三:“醉鄉岐路君知否?不似人間足畏塗。”
清 袁枚 《新齊諧·黑眚畏鹽》:“殷家村 在城外,多古壙,舊傳壙中有怪物……里人相戒,視為畏途。”
魯迅 《書信集·致李霽野》:“上海 到處都是商人氣……住得真不舒服,但 北京 也是畏途。”

⒋  猶苦差。比喻可怕而難辦的事情。

清 李漁 《閒情偶寄·頤養·行樂》:“能以草木之生死為生死,始可與言灌園之樂,不則一灌再灌之後,無不畏途視之矣。”
《兒女英雄傳》第一回:“因此上,自己一中進士就把這知縣看作了一個畏途。”
孫中山 《知難行易》:“﹝ 中國 人﹞以為行是難的,知是不難的,把極容易做的事,視為畏途,不去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