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教的意思

注音 一ˋ ㄐ一ㄠˋ

拼音 yì jiào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不同的教化。

⒉  不是自己所信奉的宗教。

⒊  特指非正統的宗教。

⒋  非正統的思想學派。

國語辭典修訂本

異教「一ˋ ㄐ一ㄠˋ」

⒈  非正統的教派,通稱為「異教」。

引證解釋

⒈  不同的教化。

《宋書·何承天傳》:“勤惰異教,貧富殊資,疆埸之民,多懷彼此。”

⒉  不是自己所信奉的宗教。

晉 蔡謨 《佛像頌議》:“今欲發王命,敕史官,上稱先帝好佛之志,下為異教作一像之頌,於義有疑焉。”
異教,一本作“夷狄”。 唐 韓愈 《華山女》詩:“華山 女兒家奉道,欲驅異教歸仙靈。”

⒊  特指非正統的宗教。

宋 葉適 《李氏中洲記》:“佛之學入中原,其始固為異教而已,久而遂與聖人之道相亂。”

⒋  非正統的思想學派。 金 元好問 《曲阜紀行》詩之八:“魯 人惑異教,吾道宜湮淪。

許行 學 神農,耒耜手自親,當時 子孟子,直以為匪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