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贅的意思

注音 一ㄡˊ ㄓㄨㄟˋ

拼音 yóu zhuì

基本釋義

⒈  贅疣。面板上生的瘊子。比喻多餘的、無用的東西。

wart;

引證解釋

⒈  疣。泛指癰疽瘡毒。

《舊唐書·忠義傳上·俞文俊》:“臣聞天氣不和而寒暑併,人氣不和而疣贅生。”
明 唐順之 《囊癰臥病作》詩之三:“疣贅勿嫌能侈性,支離番笑足全生。”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文敏公 誤信祝由,割指上疣贅,創發,病卒。”

⒉  比喻多餘無用的。

漢 揚雄 《法言·問道》:“允治天下,不待禮文與五教,則吾以 黃帝、堯、舜 為疣贅。”
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上》:“如二傳之敘事也,榛蕪溢句,疣贅滿行,華多而實少,言拙而寡味。”
章炳麟 《文學說例》:“有韻之文,或以數字成句度,不可增損;或取協音律,不能曲隨己意。強相支配,疣贅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