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節的意思

注音 ㄕㄥˇ ㄐ一ㄝˊ

拼音 shěng jié

基本釋義

⒈  猶節省。

引證解釋

⒈  猶節省。

宋 范仲淹 《奏為陝西西路入中糧草及支移二稅》:“既糧草錢帛皆是定額,自然各務省節。”
明 張居正 《陳六事疏》:“然臣竊以為矯枉者必過其正,當民窮財盡之時,若不痛加省節,恐不能救也。”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五章:“東晉 支愍度 合三種《首楞嚴經》譯本為八卷,又三種《維摩經》為五卷。分章斷句,以各本相對處,差次附列,意使讀者‘讀彼案此’,省節翻閲三本之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