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郎的意思

注音 ㄕㄥˇ ㄌㄤˊ

拼音 shěng láng

基本釋義

⒈  指皇帝的侍從官。因居省禁中,故稱。

⒉  指中樞諸省的官吏。

引證解釋

⒈  指皇帝的侍從官。因居省禁中,故稱。

《南史·王韶之傳》:“晉帝 自 孝武 以來常居內殿,武官主書於中通呈,以省官一人管詔誥,住西省,因謂西省郎。”

⒉  指中樞諸省的官吏。

唐 杜甫 《入奏行贈竇侍御》:“省郎京尹必俯拾,江花未落還 成都。”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辯證一》:“唐 貞觀 中,勑下度支求杜若,省郎以 謝朓 詩云‘芳洲採杜若’,乃責 坊州 貢之,當時以為嗤笑。”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一章:“若夫華族高門,膏腴世爵, 春秋 則代為執政, 六朝 則世戴金貂,著作祕書,不屑省郎。”

⒊  指皇帝的侍從官。因居省禁中,故稱。

《南史·王韶之傳》:“晉帝 自 孝武 以來常居內殿,武官主書於中通呈,以省官一人管詔誥,住西省,因謂西省郎。”

⒋  指中樞諸省的官吏。

唐 杜甫 《入奏行贈竇侍御》:“省郎京尹必俯拾,江花未落還 成都。”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辯證一》:“唐 貞觀 中,勑下度支求杜若,省郎以 謝朓 詩云‘芳洲採杜若’,乃責 坊州 貢之,當時以為嗤笑。”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一章:“若夫華族高門,膏腴世爵, 春秋 則代為執政, 六朝 則世戴金貂,著作祕書,不屑省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