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的意思

注音 ㄕㄣˊ ㄇ一ㄥˊ

拼音 shén míng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神靈;神祗。

那個被他奉為神明的人不公正地譴責過他。
奉若神明。

gods;

⒉  指人的精神和智慧。

神明頓颯爽。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荀子·勸學》

spirit;

⒊  英明;聖明。

皆頌其神明。

brilliant;


英文 deities, gods

德語 Götter, Gottheiten

法語 divinités, dieux

國語辭典簡編本

神明「ㄕㄣˊ ㄇㄧㄥˊ」

一切神的通稱。

造句舉頭三尺有神明

國語辭典修訂本

神明「ㄕㄣˊ ㄇ一ㄥˊ」

⒈  一切神的通稱。

《易經·說卦》:「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贊於神明而生蓍。」

⒉  精神。

《莊子·齊物論》:「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

⒊  如神般的通曉、明白。

《漢書·卷一〇〇·敘傳上》:「及它隱伏,旬日數得。郡中震慄,鹹稱神明。」

引證解釋

⒈  天地間一切神靈的總稱。

《易·繫辭下》:“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變,以通神明之德。”
孔穎達 疏:“萬物變化,或生或成,是神明之德。”
《孝經·感應》:“天地明察,神明彰矣。”
唐玄宗 注:“事天地能明察,則神感至誠而降福佑,故曰彰也。”
漢 焦贛 《易林·萃之噬嗑》:“六爻既立,神明喜告,文定吉祥, 康叔 受禍。”
巴金 《家》四:“她覺得,世間的一切都是由一個萬能的無所不知的神明安排好了的。”

⒉  特指太陽神。

《史記·封禪書》:“長安 東北有神氣,成五采,若人冠絻焉。或曰東北,神明之舍;西方,神明之墓也。”
裴駰 集解引 張晏 曰:“神明,日也。日出東北,舍謂 陽谷 ;日沒於西,墓謂 濛谷 也。”

⒊  明智如神。

《淮南子·兵略訓》:“見人所不見謂之明,知人所不知謂之神。神明者,先勝者也。”
漢 焦贛 《易林·旅之漸》:“黃帝 紫雲,聖且神明。”
《初刻拍案驚奇》卷四:“隱娘 到 許,遇見如此,服 劉公 神明,便棄 魏 歸 許。”

⒋  謂人的精神,心思。

《荀子·解蔽》:“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
《素問·靈蘭祕典論》:“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王冰 注:“清靜棲靈,故曰神明出焉。”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賢媛》:“髮白齒落,屬於形骸;至於眼耳關於神明,那可便與人隔。”
宋 司馬光 《晚食菊羹》詩:“神明頓颯爽,毛髮皆蕭然。”

⒌  神聖;高超。

《易·繫辭上》:“聖人以此齊戒,以神明其德夫。”
朱熹 本義:“使其心神明不測,如鬼神之能知來也。”
《禮記·檀弓上》:“其曰明器,神明之也。”
孔穎達 疏:“神明,微妨無方,不可測度,故云非人所知也。”
五代 徐夤 《上盧三拾遺以言見黜》詩:“疾危必厭神明藥,心惑多嫌正直言。”

⒍  漢武帝 所建臺名,在 建章宮 內,為祀仙人處。上有承露盤,有銅仙人舒掌,捧銅盤玉杯,以承雲表之露。參閱《三輔黃圖·建章宮》。

《文選·班固<西都賦>》:“神明 鬱其特起,遂偃蹇而上躋。”
李善 注引《漢書》:“孝武 立 神明臺。”
清 黃宗羲 《陳伯美先生七十壽序》:“內侍引入禁苑,徧觀 玉堂、神明、漸臺、太液 之勝,餉以內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