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兵的意思

注音 ㄘˊ ㄅ一ㄥ

拼音 cí bīng

基本釋義

⒈  古代兵將出戰,陳於近郊,殺牲饗士卒,謂之“祠兵”。《公羊傳·莊公八年》:“甲午祠兵。祠兵者何?出曰祠兵,入曰振旅。其禮一也,皆習戰也。”何休注:“禮,兵不徒使,故將出兵必祠於近郊,陳兵習戰,殺牲饗士卒。”王闓運《丁文誠誄》:“曾選士于衡湘,截粵餉以祠兵。”一說,祠兵即治兵。

國語辭典修訂本

祠兵「ㄘˊ ㄅ一ㄥ」

⒈  古時出兵作戰前所舉行的儀式。

《公羊傳·莊公八年》:「出曰祠兵,入曰振旅,其禮一也。」

引證解釋

⒈  古代兵將出戰,陳於近郊,殺牲饗士卒,謂之“祠兵”。

《公羊傳·莊公八年》:“甲午祠兵。祠兵者何?出曰祠兵,入曰振旅。其禮一也,皆習戰也。”
何休 注:“禮,兵不徒使,故將出兵必祠於近郊,陳兵習戰,殺牲饗士卒。”
王闓運 《丁文誠誄》:“曾選士於 衡 湘,截 粵 餉以祠兵。”
一說,祠兵即治兵。 清 王念孫 《讀書雜誌·漢隸拾遺》“泰山 都尉 孔宙 碑”:“第六行‘□□祠兵,遺畔未寧’,祠兵,即治兵也。 《左氏春秋·莊八年》甲午,治兵,《公羊》作‘祠兵’, 宙 傳《嚴氏春秋》,故書此碑者,亦從《公羊》作‘祠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