窅然的意思

注音 一ㄠˇ ㄖㄢˊ

拼音 yǎo rán

基本釋義

⒈  指幽深遙遠的樣子。

山谷窅然。

far reaching and far away;


英文 far and deep, remote and obscure, see also 杳然[yao3 ran2]

國語辭典修訂本

窅然「一ㄠˇ ㄖㄢˊ」

⒈  悵然若失的樣子。

《莊子·逍遙遊》:「往見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陽,窅然喪其天下焉。」

⒉  深遠的樣子。

《文選·傅亮·為宋公修張良廟教》:「顯默之際,窅然難究。」
唐·李景亮《李章武傳》:「但空室窅然,寒燈半滅而已。」

引證解釋

⒈  精深貌;深遠貌。

《莊子·知北遊》:“夫道,窅然難言哉!將為汝言其崖略。”
《文選·傅亮<為宋公修張良廟教>》:“若乃交神 圯上,道契 商洛,顯默之際,窅然難究;淵流浩瀁,莫測其端矣。”
張銑 注:“籌策明默,窅然深遠,難以究探也。”
清 侯方域 《倪雲林<十萬圖>記》:“若夫輕煙遠翠,掩映連絡斷續之際,津涯窅然者,《萬點青蓮圖》也。”

⒉  猶悵然。

《莊子·逍遙遊》:“堯 治天下之民,平海內之政,往見四子 藐姑射之山,汾水 之陽,窅然喪其天下焉。”
陸德明 釋文:“窅然,猶悵然。”
《南史·樑紀上·武帝》:“一駕 汾 陽,便有窅然之志;暫適 箕 嶺,即動讓王之心。”
胡韞玉 《雜詩答鈍庵》之三:“芙蓉媚幽渚,芳菲散清曉;採之贈遠人,窅然喪塵擾。”

⒊  岑寂貌。

唐 李景亮 《李章武傳》:“視天欲明,急趨至角,即不復見,但空室窅然,寒燈半滅而已。”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陸判》:“半夜窺之,窅然已逝。”

⒋  幽暗貌。

宋 嚴羽 《山居即事》詩:“磵戶寂無人,松蘿窅然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