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思

注音 ㄘㄨㄢˋ

拼音 cuàn

基本釋義

國語辭典簡編本

竄「ㄘㄨㄢˋ」

1.逃走、躲藏。

造句、抱頭鼠

2.刪改、更換文字。

造句改、句、點

3.放逐。

造句貶蠻荒

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ㄘㄨㄢˋ

拼音 cuàn


[動]
1.躲藏、隱匿。《左傳.定公四年》:「天誘其衷,致罰於楚,而君又竄之。」《國語.周語上》:「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竄于戎、狄之閒。」

2.放置、安置。《荀子.大略》:「然故民不困財,貧窶者有所竄其手。」《新唐書.卷一九六.隱逸傳.陸龜蒙傳》:「文成,竄稿篋中,或歷年不省,為好事者盜去。」

3.逃走、逃跑。如:「流竄」、「竄逃」、「抱頭鼠竄」。

4.放逐。《書經.舜典》:「放驩兜于崇山,竄三苗于三危,殛鯀于羽山。」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四:「得其姦,奏之,鯨竄化州,籍沒貲產。」

5.修改、改易文字。如:「竄改」、「竄句」。唐.韓愈〈答張徹〉詩:「漬墨竄舊史,磨丹注前經。」

6.用藥薰身治病。《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即竄以藥,旋下,病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