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思

注音 ㄍㄨㄢˇ

拼音 guǎn

基本釋義

國語辭典簡編本

管「ㄍㄨㄢˇ」

1.中空的圓柱形物體。

造句、燈、橡皮

2.主持、掌理。

造句帳、生意

3.擔任、負責。

造句下麵,你招呼客人。

4.負責供給。

造句

5.約束、教導。

造句學生、孩子

6.理會、顧慮。

造句他,我們先走!

7.干、相關。

造句去不去,我什麼事?

8.將、把,與「叫」合用。

造句那位老太太,大伙兒她叫李媽媽。

10.樂器名:(1) 簧樂器。古稱為「篳篥」。以木製成,開八孔(前七後一),口插有蘆製的哨子。 △子 ◎ (2) 泛稱西洋的樂器。

造句弦樂、雙簧、黑 10. 姓。

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ㄍㄨㄢˇ

拼音 guǎn


[名]
1.樂器名,吹管樂器。以竹製成,上有六孔,可吹氣發聲。《說文解字.竹部》:「管,如篪,六孔,十二月之音,物開地牙,故謂之管。」近代使用的管多為木製,分大、中、小三種形制,上開八孔,前七後一,使用蘆葦製哨子吹奏。

2.管樂器的通稱。《孟子.梁惠王下》:「百姓聞王鍾鼓之聲,管籥之音,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晉.陸機〈文賦〉:「被金石而德廣,流管弦而日新。」

3.中空的圓柱形物體。如:「水管」、「燈管」、「橡皮管」。

4.借指筆。南朝梁.劉孝標〈答劉之遴借類苑書〉:「搦管聯冊,纂茲奇英。」

5.鑰匙。《左傳.僖公三十二年》:「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北史.卷三三.列傳.李靈》:「元等入城,收管籥。」

6.姓。如春秋時齊國有管仲。
[動]
1.主持、辦理。如:「管理」、「管轄」。《史記.卷八七.李斯列傳》:「管事二十餘年。」

2.約束、教導。如:「管教」、「看管」。《紅樓夢》第五九回:「乾的我管不得,你是我肚裡掉出來的,難道也不敢管你不成?」

3.理會、顧慮。如:「別管他,我們先走。」《紅樓夢》第五九回:「姑娘你不知道,別管我們閒事。」

4.關係、干涉。《紅樓夢》第二○回:「去不去,管我什麼事?」

5.擔任、負責。如:「我管招呼,你管收禮。」

6.負責供給。如:「管吃管住」。
[副]
保證、鐵定。如:「包管你會滿意。」《西遊記》第一一回:「陛下寬心,微臣管送陛下還陽,重登玉關。」
[介]
將、把,與「叫」合用。如:「我管祖母叫奶奶。」、「大家都管他叫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