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鼓的意思

注音 ㄐ一ㄝˊ ㄍㄨˇ

拼音 jié gǔ

基本釋義

⒈  亦作“節鼓”。

⒉  古代樂器。狀如博局,中開圓孔,恰容其鼓,擊之以節樂。

引證解釋

⒈  古代樂器。狀如博局,中開圓孔,恰容其鼓,擊之以節樂。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鳥囀歌來,花濃雪聚,玉律調鐘,金錞節鼓。”
《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一》 宋 郭茂倩 題解:“三曰大橫吹部,其樂器有角、節鼓、笛、簫、篳篥、笳、桃皮篳篥七種,凡二十九曲。”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駕詣郊壇行禮》:“次列數架,大皷,或三或五,用木穿貫,立於架座上。又有大鐘,曰景鍾,曰節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