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綱的意思

注音 ㄨㄟˊ ㄍㄤ

拼音 wéi gāng

基本釋義

⒈  用以系物和提網的繩。亦指維繫、保持。

⒉  綱紀;法度。

引證解釋

⒈  用以系物和提網的繩。亦指維繫、保持。

《儀禮·大射》:“司射西面命曰,中離維綱,揚觸梱復,公則釋獲,眾則不與。”
《管子·禁藏》:“法令為維綱,吏為網罟。”
尹知章 注:“維綱所以張也。”
《莊子·天運》:“天其運乎?地其處乎?日月其爭於所乎?孰主張是?孰維綱是?孰居無事推而行是?”

⒉  綱紀;法度。

漢 桓寬 《鹽鐵論·刺復》:“夫維綱不張,禮義不行,公卿之憂也。”
《後漢書·皇甫規傳》:“攝政之初,拔用忠貞,其餘維綱,多所改正。”
唐 韓愈 《董府君墓誌銘》:“太師之平 汴州,年考益高,挈持維綱,鋤削荒纇,納之大和而已。”
章炳麟 《討滿洲檄》:“幕府總攝維綱,輯和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