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矩的意思

注音 ㄕㄥˊ ㄐㄨˇ

拼音 shéng jǔ

基本釋義

⒈  亦作“繩矩”。

⒉  墨繩與矩尺。比喻規矩、標準。

引證解釋

⒈  亦作“繩榘”。墨繩與矩尺。比喻規矩、標準。

《新唐書·后妃傳下·德宗賢妃韋氏》:“﹝ 韋氏 ﹞性敏淑,言動皆有繩矩,帝寵重之,後宮莫不師其行。”
宋 黃伯思 《東觀餘論·論張長史書》:“始觀張 旭所 書《千字文》……雖左馳右騖,而不離繩矩之內。”
明 劉元卿 《賢奕編·證學》:“先生時兢兢步趨,不踰繩矩。”
明 李東陽 《明故中順大夫陸公行狀》:“其為人衝澹沉默,動必繩榘,不為聲利所移易。”
清 曾國藩 《江寧府學記》:“故其材之成,則足以輔世長民,其次亦循循繩矩。”
章炳麟 《訄書·尊史》:“夫整齊世繫,分北宗望,成而觀之,無瑰特,察諸子所説與箸於《楚辭》、《山海經》者,後先凌雜,派別撓亂,然後知此其為繩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