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思

注音 ㄑㄩㄣˊ

拼音 qún

基本釋義

國語辭典簡編本

群「ㄑㄩㄣˊ」

1.同類聚在一起的人或物。

造句、離索居、鶴立雞

2.成的。

造句島、峰、

3.眾多。

造句英、經諸子

4.量詞。計算聚的人或物的單位。

造句牛、一小孩

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ㄑㄩㄣˊ

拼音 qún


[名]
1.相聚一起的人或物。如:「鳥群」、「三五成群」、「鶴立雞群」。《禮記.檀弓上》:「吾離群而索居,亦已久矣。」唐.白居易〈與元九書〉:「群分而氣同,形異而情一。」

2.量詞。計算群聚的人或物的單位。如:「一群牛」、「一群小孩」。《紅樓夢》第二七回:「只見寶釵出來了,寶玉、襲人一群人都送了出來。」
[動]
聚集、聚合。《國語.齊語》:「令夫士,群萃而州處。」《荀子.勸學》:「草木疇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
[形]
1.眾多。如:「群英」、「群經諸子」。《禮記.中庸》:「體群臣也。」唐.王勃〈滕王閣序〉:「登高作賦,是所望於群公。」

2.成群的。如:「群島」、「群峰」、「群居」。
[副]
群集、成群。如:「群起而攻之。」《楚辭.屈原.九章.懷沙》:「邑犬之群吠兮,吠所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