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殺的意思

注音 ㄙㄨˋ ㄕㄚ

拼音 sù shā

基本釋義

⒈  形容秋冬天氣寒冷,草木凋落。

秋風肅殺。
豈能於陽和之候,肆肅殺之威。——《鏡花緣》
我匆忙然明白了為什麼歐陽修把秋天描 寫得那麼肅殺悲涼。——《秋色賦》

cold and killing;

相反詞

和煦

國語辭典簡編本

肅殺「ㄙㄨˋ ㄕㄚ」

嚴厲而有摧殘的力量。多用來形容秋冬草木枯落的蕭條氣象。

造句秋冬草木凋零的景象,使大地充滿了肅殺的氣氛。

國語辭典修訂本

肅殺「ㄙㄨˋ ㄕㄚ」

⒈  嚴厲而有摧殘的力量。多用來形容秋冬草木枯落的蕭條氣象。

《漢書·卷二二·禮樂志》:「西顥沆碭,秋氣肅殺。」
《老殘遊記·第一一回》:「譬如秋冬的肅殺,難道真是殺嗎?只是將生氣伏一伏,蓄點力量,做來年的生長。」

引證解釋

⒈  嚴酷蕭瑟貌。多用以形容深秋或冬季的天氣和景色。

唐 杜甫 《北征》詩:“昊天積霜露,正氣有肅殺。”
清 曹寅 《秋飲》詩:“眾鳥何啁啾,肅殺氣相遞。”
老舍 《四世同堂》九十:“可是,忽然間又來了冰凍,叫人想起肅殺的隆冬。”

⒉  形容一種嚴酷的氣氛。

魯迅 《兩地書·致許廣平三二》:“滬 案以後,週刊上常有極鋒利肅殺的詩,其實是沒有意思的,情隨事遷,即味如嚼蠟。”
《人民文學》1981年第3期:“屋裡一片肅殺氣氛:侯主任 坐在正中的沙發上,兩旁陪坐著幾個縣社幹部,門口站著兩排荷槍實彈的民兵。”

⒊  猶言嚴厲摧殘。

晉 葛洪 《抱朴子·用刑》:“蓋天地之道,不能純和,故青陽闡陶育之和,素秋厲肅殺之威。”
《隋書·煬帝紀下》:“故知造化之有肅殺,義在無私;帝王之用干戈,蓋非獲已。”
《宣和遺事》前集:“君由天而臣由物,天能發生萬物,亦可肅殺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