膚理的意思

注音 ㄈㄨ ㄌ一ˇ

拼音 fū lǐ

基本釋義

⒈  面板的紋理。

⒉  指肌體的表面。

⒊  指物體表面的紋理。

引證解釋

⒈  面板的紋理。

《荀子·榮辱》:“骨體膚理,辨寒暑疾養。”
楊倞 注:“膚理,肌膚之文理。”
清 餘懷 《板橋雜記·麗品》:“李香 身軀短小,膚理玉色。”
宋 蘇軾 《賜蔡延慶乞知應天府不允詔》:“膚理微疾,行當自痊,勉安厥官,以稱朕意。”

⒉  指物體表面的紋理。

宋 何薳 《春渚紀聞·雷斧硯銘》:“餘經 霅川,偶得數雷斧於耕夫,雖小大不等,而體皆如玉,因擇其厚者窪而為研,膚理鋭澤,取墨磨研,而墨光可鑑。”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楚遊日記》:“其東北裂者上一石坳,忽又縱裂而起,上穹下狹,高不見頂。至此,石幻異形,膚理頓換,片竅俱靈。”
清 唐甄 《潛書·性才》:“譬諸天道,生物無數,即一微草,取其一葉,審視之,膚理筋絡,亦復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