臆決的意思

注音 一ˋ ㄐㄩㄝˊ

拼音 yì jué

基本釋義

⒈  主觀地決斷。

⒉  主觀的決斷。

引證解釋

⒈  主觀地決斷。

唐 韓愈 《平淮西碑》:“大官臆決唱聲,萬口和附。”
《新唐書·儒學傳下·啖助傳贊》:“名治《春秋》,摭詘三家,不本所承,自用名學,憑私臆決。”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刑部·乙卯闖宮》:“今日事何等重大,而諸公以西曹郎吏,擅自臆決,其遠典制多矣。”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董生》:“某至此亦窮於術,未敢臆決,願兩君自慎之。”

⒉  主觀的決斷。

宋 曾鞏 《洪範傳》:“執小而量大,用一而齊萬,信臆決而疑經,不知其不可,亦可謂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