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威的意思

注音 ㄏㄨˇ ㄨㄟ

拼音 hǔ wēi

基本釋義

⒈  指武將的威風。

general's power and prestige; fear-inspiring prowess;

國語辭典簡編本

虎威「ㄏㄨˇ ㄨㄟ」

形容像老虎般的威風勇猛。

造句狐假虎威

國語辭典修訂本

虎威「ㄏㄨˇ ㄨㄟ」

⒈  形容武將勇猛威風的氣概如同老虎般凶猛。

《薛仁貴徵遼事略》:「託總管虎威,某當效死。」
《文明小史·第六回》:「你瞧本府大人,今天頭一天接印,就發這們一個虎威。」

引證解釋

⒈  虎身上一種骨頭的名稱。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毛篇》:“虎威如乙字,長一寸,在脇兩旁皮內,尾端亦有之。佩之臨官佳;無官,人所媢嫉。”
宋 黃休復 《茅亭客話·李吹口》:“虎有威,如乙字,長三寸許,在脅兩旁皮下。取佩之,臨官而能威眾,無官佩之,無憎疾者。”
按,二說微異。 《兒女英雄傳》第三一回:“大凡是個虎,胸前便有一塊骨頭,形如乙字,叫做虎威,佩在身上,專能避一切邪物。”

⒉  威武的氣概。

唐 汪遵 《烏江》詩:“兵散弓殘挫虎威,單槍匹馬突重圍。”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二篇三:“他一叫喚起來,真是有咆哮生風的虎威。”

⒊  猶威嚇。

清 李漁 《奈何天·醉巹》:“[醜喜介]妙哉!妙哉!被我一陣虎威,弄得他伏伏貼貼。”

⒋  舊時對武人的敬稱。

《水滸傳》第二回:“今日小弟 陳達 不聽好言,誤犯虎威,已被英雄擒捉在貴莊,無計懇求。今來一逕就死。”

⒌  漢 代 西京 警夜的更署名。

《文選·張衡<西京賦>》:“次有 天祿、石渠,校文之處;重以 虎威、章溝,嚴更之署。”
呂延濟 注:“虎威、章溝 皆更署名。”

⒍  三國 蜀 都門名。

《文選·左思<蜀都賦>》:“內則 議殿、爵堂,武義、虎威 宣化之闥。”
劉良 注:“議殿、爵堂,殿堂名也; 武義、虎威,二門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