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由徑的意思

注音 ㄒ一ㄥˊ ㄅㄨˋ 一ㄡˊ ㄐ一ㄥˋ

拼音 xíng bù yóu jìng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走路不抄小道。《論語·雍也》:“有淡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後以“行不由徑”比喻為人正直或舉止端方。

⒉  亦作“行不從徑”。

國語辭典修訂本

行不由徑「ㄒ一ㄥˊ ㄅㄨˋ 一ㄡˊ ㄐ一ㄥˋ」

⒈  走路不走捷徑。比喻行事光明正大,不投機取巧。

《論語·雍也》:「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史記·卷六一·伯夷傳》:「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後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憤,而遇禍災者,不可勝數也。」

引證解釋

⒈  走路不抄小道。

《論語·雍也》:“有 澹臺滅明 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 偃 之室也。”
後以“行不由徑”比喻為人正直或舉止端方。 《史記·伯夷列傳》:“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後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憤,而遇禍災者,不可勝數也。”
《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 安公子 ﹞扔下筷子,把口裡嚼的那口餑餑吐出桌子上,口也不及漱,站起來,就不慌不忙,斯斯文文,行不由徑的走到上房來。”

⒉  見“行不從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