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作的意思

注音 ㄒ一ㄥˊ ㄗㄨㄛˋ

拼音 xíng zuò

基本釋義

⒈  勞作;作為。

引證解釋

⒈  勞作;作為。

《商君書·墾令》:“聲服無通於百縣,則民行作不顧,休居不聽。休居不聽,則氣不淫;行作不顧,則意必壹。”
漢 王充 《論衡·辨祟》:“起動、移徙、祭祀、喪葬、行作、入官、嫁娶,不擇吉日,不避歲月,觸鬼逢神,忌時相害……如實論之,乃妄言也。”
唐 王維 《燕子龕禪師》詩:“救世多慈悲,即心無行作。”
清 唐甄 《潛書·性才》:“眾皆昏亂,不能行作,不知几席所在,不知東西所向,不知門戶所由。”

⒉  質料不純的貨物。

《資治通鑑·唐則天后聖曆元年》“金銀器皆行濫” 元 胡三省 注:“市列為行。市列造金銀器販賣,率殽他物以求贏,俗謂之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