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的意思

注音 ㄒ一ㄥˊ ㄓㄜˇ

拼音 xíng zhě

基本釋義

⒈  出行的人。

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清·梁啟超《譚嗣同傳》

pedestrian;

⒉  佛教語。即“頭陀”。行腳乞食的苦行僧人;又指方丈的侍者及在寺院服雜役尚未剃髮的出家者:泛指修行佛道之人:《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別名。

untonsured monk; itenerant monk;


英文 pedestrian, walker, itinerant monk

德語 Buddhistischer Mönch (S)​, Einsiedler (S)​

國語辭典簡編本

行者「ㄒㄧㄥˊ ㄓㄜˇ」

1.路過的人。

造句這條山路常有潑猴出沒,行者莫不提心吊膽,小心行走。

2.尚未剃除頭髮,卻過著出家生活的佛教徒。

造句他是蓄髮修行的行者

國語辭典修訂本

行者「ㄒ一ㄥˊ ㄓㄜˇ」

⒈  尚未剃除鬚髮,而過著出家生活的佛教徒。

引證解釋

⒈  出行的人。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行者甚眾,豈唯刑臣!”
唐 鄭棨 《開天傳信記》:“丁壯之人,不識兵器,路不拾遺,行者不囊糧。”
清 閻爾梅 《漁父辭》:“峒山 居者笑行者,我自乘船君乘馬。”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用洪文襄》:“上笑曰:‘譬諸行者,君等皆瞽目,今獲一引路者,吾安得不樂也!’眾乃服。”

⒉  佛教語。即頭陀。行腳乞食的苦行僧人。

《三國演義》第七七回:“身邊只有一小行者,化飯度日。”

⒊  佛教語。方丈的侍者,及在寺院服雜役尚未剃髮的出家者。

《釋氏要覽》捲上:“《善見律》雲:‘有善男子欲求出家,未得衣缽,欲依寺中住者,名 畔頭波羅沙。’今詳,若此方行者也。”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十九:“院有行者,名 宗顥。嘗給事公左右。及公作相, 顥 已為僧。”
《古今小說·明悟禪師趕五戒》:“原來長者有兩個行者在身邊伏事。”

⒋  泛指修行佛道之人。

《觀無量壽經》:“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二:“幾箇參頭行者,著箭後即時坐化。”

⒌  《西遊記》中 孫悟空 的別名。

《西遊記》第十四回:“猴王道:‘不勞師父盛意,我原有個法名,叫做 孫悟空。’ 三藏 歡喜道:‘也正合我們的宗派。你這個模樣,就象那小頭陀一般,我再與你起個混名,稱為行者好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