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見的意思

注音 ㄅ一ㄠˇ ㄐ一ㄢˋ

拼音 biǎo jiàn

基本釋義

⒈  記述;記載。

⒉  顯揚。

⒊  顯示,顯現。

⒋  指顯示出的某種才能、本領等。

引證解釋

⒈  記述;記載。

《史記·五帝本紀論》:“予觀《春秋》、《國語》,其發明《五帝德》、《帝繫姓》章矣,顧弟弗深考,其所表見皆不虛。”
魯迅 《而已集·通訊》:“現在要說的,只是報上所表見的,乃是一時的情形;此刻早沒有假冠了,可惜報上並不記載。”

⒉  顯揚。

宋 歐陽修 《代人上王樞密求先集序書》:“言以載事,而文以飾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見於後世。”
明 李贄 《書蘇文忠公外紀後》:“餘老且拙,自度無以表見於世,勢必有 長公(蘇長公 )者然後可託以不朽。”
魯迅 《熱風·望勿“糾正”》:“胡先生(胡適之 )還以為我那‘成了古人’云云,是說他( 汪原放 )做過許多工作,已足以表見於世的意思。”

⒊  顯示,顯現。

宋 陸游 《通判夔州謝政府啟》:“豈有功勞,能自表見?”
清 黃宗羲 《萬公擇墓誌銘》:“公擇 既不為世用,事功無所表見。”
梁啟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大勢》第二章第二節:“文學亦學術思想所藉以表見者也。”

⒋  指顯示出的某種才能、本領等。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二:“鶴灘 自時文外,無他表見。”
郭沫若 《惠施的性格與思想》:“惠子 此外的生活,除他在政界上略有表見之外,我們從古書中得不到甚麼詳細的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