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思

注音 (一)(語音)ㄨ

拼音 (一)(語音)wū

基本釋義

國語辭典簡編本

誣「ㄨ」

1.以不實的言語陷害人。

造句賴、陷、

2.欺騙、矇騙。

造句邪說

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一)(語音)ㄨ

拼音 (一)(語音)wū


[動]
1.陷害、毀謗。如:「誣賴」、「誣陷」。南朝梁.江淹〈自序傳〉:「或為世士所嫉,遂誣淹以受金者。」《明史.卷一八七.馬中錫傳》:「誣為盜,遣甯杲、柳尚義繪形捕之,破其家。」

2.欺騙、矇騙。《孟子.滕文公下》:「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卷二四四.唐紀六十.文宗太和六年》:「當文宗求治之時,僧孺任居承弼,進則偷安取容以竊位,退則欺君誣世以盜名,罪孰大焉!」
[形]
虛妄不實的。《墨子.非儒下》:「儒者迎妻,妻之奉祭祀,子將守宗廟,故重之。應之曰:『此誣言也。』」《紅樓夢》第七八回:「小哥兒十三歲的人,就如此,可知家學淵源,真不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