謡言的意思

注音 一ㄠˊ 一ㄢˊ

拼音 yáo yán

基本釋義

⒈  指沒有事實存在而捏造的話。

words bandied from mouth to mouth; common town talk; hearsay; rumor;

⒉  沒有公認的傳說。

⒊  民間流傳的評議時政的歌謠,諺語。

兄等曾聞得近日小兒謠言否?——《于謙全傳》

ballad; proverb;

國語辭典修訂本

謡言「一ㄠˊ 一ㄢˊ」

⒈  民間流傳的歌謠。

《後漢書·卷三一·郭仍等傳·贊曰》:「詩守南楚,民作謠言。」
《三國演義·第三五回》:「公聞荊襄諸郡小兒謠言乎?其謠曰:『八九年間始欲衰,至十三年無孑遺。到頭天命有所歸,泥中蟠龍向天飛。』」

⒈  虛構不實的傳聞。

《老殘遊記二編·第五回》:「既說都是虛誑,不用說就是我造的謠言了。」
《文明小史·第四三回》:「也不瞧得那裡來的謠言,一回說,兩江制臺某天某天殺了十八個維新黨。」

讕言 流言 壞話 謊言

真話 實話

引證解釋

⒈  民間流傳的歌謠或諺語。

《後漢書·劉陶傳》:“光和 五年,詔公卿以謡言舉刺史、二千石為民蠹害者。”
李賢 注:“謡言謂聽百姓風謡善惡而黜陟之也。”
《南史·張敬兒傳》:“﹝ 張敬兒 ﹞又使於鄉里為謡言,使小兒輩歌曰:‘天子在何處?宅在 赤谷口 ;天子是阿誰?非豬如是狗。’”
宋 範鎮 《東齋記事》卷一:“前史載謡言者,信哉不可忽也。”

⒉  沒有事實根據的傳言。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三:“故 藏用 以喜用熱藥得謗,群醫至為謡言曰:‘ 藏用 簷頭三鬥火。’人或畏之。”
《紅樓夢》第一一七回:“今早聽見一個謡言,説是咱們家又鬧出事來了。”
曹禺 《日出》第二幕:“我怕不大好。外面有謠言,市面很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