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俗的意思

注音 ㄗㄡˇ ㄙㄨˊ

拼音 zǒu sú

基本釋義

⒈  指為世俗名利奔走忙碌。語出南朝宋孔稚珪《北山移文》:“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塵容而走俗狀。”

⒉  追逐時尚。

引證解釋

⒈  指為世俗名利奔走忙碌。

語出 南朝 宋 孔稚珪 《北山移文》:“焚芰製而裂荷衣,抗塵容而走俗狀。”
宋 范成大 《次韻林子章阻淺留滯》:“我從走俗言無味,君已鳴文筆有神。”
清 趙文哲 《乞畫一百二十四韻寄贈王犍為明府》詩:“抗塵復走俗,顧影中自憮。”
清 董元度 《夜雨讀朱太史次筠李上舍蟠木聯句》詩:“強踏京華塵,抗顏還走俗。”

⒉  追逐時尚。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詩文五·巾詩》:“正德 中年,京都士人忽焉以巾易帽,四方效之。然巾本古冠服也,一時變更,自覺駭異。況販夫走卒,亦有戴之者,以其價廉易辦耳,殊可惡也。於時予有俚語四句,以詠人之。曰:‘忽出街衢不奈看,今時人物古衣冠。望塵走俗人心厭,況又庸人戴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