蹊蹺的意思

注音 ㄑ一 ㄑ一ㄠ

拼音 qī qiāo

詞性 形容詞

基本釋義

⒈  奇怪,可疑。

宋江見了這個大漢走得蹊蹺,慌忙起身趕出茶坊來,跟著那漢走。——《水滸全傳》

odd; queer;

相似詞

奇異 可疑

相反詞

正常

國語辭典簡編本

蹊蹺「ㄒㄧ ㄑㄧㄠ」

事情怪異可疑或違背常情。

造句看他神色慌張的樣子,警察覺得事有蹊蹺

國語辭典修訂本

蹊蹺「ㄑ一 ㄑ一ㄠ」

⒈  怪異而違背常情。元·關漢卿也作「蹺敧」、「蹺蹊」。

《蝴蝶夢·第一折》:「子細尋思,兩回三次,這場蹊蹺事。」
《文明小史·第三六回》:「六人看這光景,覺得有些蹊蹺。」

引證解釋

⒈  亦作“蹊蹻”。

⒉  奇怪;可疑。

《朱子語類》卷二六:“仁者之過,只是理會事錯了,無甚蹊蹺。”
《水滸傳》第二十回:“宋江 見了這個大漢走得蹊蹺,慌忙起身,趕出茶房來,跟著那漢走。”
明 陸採 《懷香記·赴闢登程》:“琴童且又蹊蹻,蹊蹻,畫堂終日把臀搖。”
《醒世姻緣傳》第十四回:“誰知蹊蹻古怪的事説不盡這許多。”
魯迅 《三閒集·在鐘樓上》:“其實,便是這鐘樓,也何嘗不造得蹊蹺。”

⒊  花樣;奧妙。

清 李漁 《奈何天·調美》:“怕他臨去弄蹊蹺,準備著毛拳叫他吃頓飽。”
沙汀 《一個秋天晚上》:“起初,他頗擔心那個老實人發覺了他的蹊蹺,接著他就因為他的坦白善良自慚起來。”
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第二章:“秀蘭 見她只笑不開口,覺得話裡一定有蹊蹺。”

⒋  不平正。

《掛枝兒·送別》附 明 丘田叔 《送別》:“那磚兒自塊塊方正平實得好,那瓦兒一片片反覆又蹊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