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意思

注音 ㄉㄠˋ ㄉㄜˊ

拼音 dào dé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

道德之歸也有日矣。——唐·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作為校長,他要求在學校裡保持高的道德標準和禮貌規矩。

morals; ethics;

⒉  合乎道德的。

moral;


英文 virtue, morality, ethics, CL:種|种[zhong3]

德語 Moral

法語 morale, éthique

國語辭典簡編本

道德「ㄉㄠˋ ㄉㄜˊ」

人類共同生活時,行為舉止應遵循的規範與準則。

造句道德法規

國語辭典修訂本

道德「ㄉㄠˋ ㄉㄜˊ」

⒈  人類共同生活時,行為舉止應合宜的規範與準則。

《易經·說卦》:「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品德 德性

引證解釋

⒈  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道德由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所決定,併為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服務。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具有不同的道德觀念。

《韓非子·五蠹》:“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
《後漢書·種岱傳》:“臣聞仁義興則道德昌,道德昌則政化明,政化明而萬姓寧。”
唐 韓愈 《原道》:“凡吾所謂道德雲者,合仁與義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
巴金 《家》三三:“他又一次誇張地感覺到自己的道德力量超過了這個快要崩潰的大家庭。”

⒉  老子 《道德經》的省稱。

南朝 宋 鮑照 《蜀四賢詠》:“閉簾注《道德》,開卦述天爵。”
唐 杜甫 《冬日謁玄元皇帝廟》詩:“世家遺舊史,《道德》付今王。”
元 倪瓚 《康素子雜言》詩:“《道德》五千言,玄之又而玄。”

⒊  僧道修行的功夫、法術。

《敦煌變文集·佛說阿彌陀經講經文》:“都講闍梨道德高,音律清泠能宛轉。”
《水滸傳》第五三回:“我等自是出家人,不曾惱犯了你,你因何夜來越牆而過,入來把斧劈我?若是我無道德,已被殺了。”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三》:“忽二女鬼現燈下,向僧作禮曰:‘師等皆飲酒食肉……煩師傳語主人,別延道德高者為之,則幸得超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