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諫的意思

注音 ㄨㄟˊ ㄐ一ㄢˋ

拼音 wéi jiàn

基本釋義

⒈  違式進諫。

⒉  不聽進諫。

引證解釋

⒈  違式進諫。

《書·胤徵》“官師相規,工執藝事以諫。其或不恭,則有常刑” 唐 孔穎達 疏:“百工雖賤,令執其藝能之事以諫上之失常。其有違諫不恭謹者,國家則有常刑。”

⒉  不聽進諫。

《東周列國志》第十七回:“鬻拳 曰:‘王雖赦臣,臣何敢自捨?’即以佩刀自斷其足,大呼曰:‘人臣有無禮於君者,視此!’ 楚王 命藏其足於大府,‘以識孤違諫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