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疾的意思

注音 ㄔˊ ㄐ一ˊ

拼音 chí jí

基本釋義

⒈  亦作“遟疾”。

⒉  或快或慢;快慢。

⒊  猶早晩。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遟疾”。

⒉  或快或慢;快慢。

《尉繚子·勒卒令》:“其舉有疑而不疑,其往有信而不信,其致有遲疾而不遲疾,是三者,戰之累也。”
《後漢書·律曆志中》:“月行當有遟疾,不必在牽牛、東井、婁、角之閒。”
唐 韓愈 《送王秀才序》:“夫沿 河 而下,苟不止,雖有遲疾,必至於海。”
明 唐順之 《與萬思節主事書》:“豈所謂歷理者七政盈縮遲疾之所以然?”

⒊  猶早晚。

《三國志平話》捲上:“外有 曹相、劉備 兩軍勢甚,兼 沂 泗 兩河浸 下邳,糧食闕少,遲疾困破 下邳,眾人皆死。”
《三國志平話》卷中:“玄德 曰:‘ 關 張 兄弟並眾官,準備衣甲,遲疾早晚, 曹公 兵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