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屯的意思

注音 ㄅ一ㄢ ㄊㄨㄣˊ

拼音 biān tún

基本釋義

⒈  亦作“邉屯”。

⒉  指戍邊屯田。

⒊  指戍邊屯田的軍隊。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邉屯”。

⒉  指戍邊屯田。

《後漢書·楊終傳》:“帝從之,聽還徙者,悉罷邊屯。”
晉 幹寶 《搜神記》卷八:“吳 以草創之國,信不堅固,邊屯守將,皆質其妻子,名曰保質。”
宋 秦觀 《邊防上》:“邊屯吏士攘袂切齒,皆欲犁其庭而掃其閭。”
明 張居正 《答某巡撫》:“辱示大疏,俱於邊屯切要,已下所司,次第題覆。”

⒊  指戍邊屯田的軍隊。

《後漢書·班超傳》:“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順孫,皆以罪過徙補邊屯。”
宋 朱熹 《送張彥輔赴闕》詩:“朝綱清夷軍律舉,邊屯不驚臥哮虎。”
明 孫傳庭 《辭剿餉借充鹽本疏》:“臣查兵部原派臣應統兵一萬,今臣募練兵數合邊屯計之,約一萬五千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