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的意思

注音 ㄉㄨ ˙ㄉㄨ

拼音 dū du

基本釋義

⒈  總兵。古代的軍事長官。清初總兵一般都兼都督。同知、都督僉事官銜。民國初年各省也設有都督,兼管民政。

馬副使鳴騄?徐任太守民育及諸將劉都督肇基等皆死。——清·全祖望《梅花嶺記》

governor of province; military governor;

⒉  統率。

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command;


英文 (army)​ commander-in-chief (archaic)​, provincial military governor and civil administrator during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era (1911-1949 AD)​

德語 militärischer Gouverneur einer Provinz (Eig, Mil)​

國語辭典修訂本

都督「ㄉㄨ ˙ㄉㄨ」

⒈  統領。

《三國志·卷五四·吳書·魯肅傳》:「後備詣京見權,求都督荊州,惟肅勸權借之,共拒曹公。」

⒉  職官名。漢末始有此稱。三國時置都督諸州軍事,或領刺史,以大都督及都督中外諸軍權位最重。晉、南北朝以後因之,名稱或稍更異,大抵掌理軍事及邊防重鎮。唐中葉以後,以節度使代之,都督之名遂廢。元置大都督府,統領諸衛。明改元之樞密院為大都督府,制與元同,然非晉唐舊制。

⒊  民國初年各省軍政長官的稱呼。

引證解釋

⒈  總領,統領。

《三國志·吳志·魯肅傳》:“後 備 詣京見 權,求都督 荊州,惟 肅 勸 權 借之,共拒 曹公。”
《南史·齊豫章文獻王嶷傳》:“會 魏 軍動,詔以 嶷 為 南蠻 校尉、 荊 湘 二州刺史,都督八州。”

⒉  三國 時,帳下領兵者即稱都督,猶後世的衛隊長。 《三國志·蜀志·張飛傳》:“臨發,其帳下將 張達、範彊 殺 飛,持其首,順流而奔 孫權。

飛 營都督表報 先主,先主 聞 飛 都督之有表也,曰:‘噫! 飛 死矣。’”
《三國志·吳志·甘寧傳》:“寧 先以銀盌酌酒,自飲兩盌,乃酌與其都督。”

⒊  古代的軍事長官。

《晉書·職官志》:“江 左以來,都督中外尤重,唯 王導 等權重者乃居之。”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四:“趙 相初除都督。”

⒋  民國 初為各省軍政長官。

魯迅 《朝花夕拾·範愛農》:“五天後便見報,開首便罵軍政府和那裡面的人員;此後是罵都督,都督的親戚,同鄉,姨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