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士的意思

注音 ㄒ一ㄤ ㄕˋ

拼音 xiāng shì

基本釋義

⒈  《周禮》官名。執掌本鄉兼掌國中的獄訟。

⒉  猶鄉紳。

⒊  古代賜給耆老的爵號名。

引證解釋

⒈  《周禮》官名。執掌本鄉兼掌國中的獄訟。

《周禮·秋官·鄉士》:“鄉士,掌國中,各掌其鄉之民數而糾戒之。”
鄭玄 注:“言掌國中,此主國中獄也。六鄉之獄在國中。”

⒉  猶鄉紳。

唐 元稹 《月三十韻》:“司存委鄉士,新拜出郊畿。”
宋 周煇 《清波雜誌》卷中:“煇 在 上饒,於鄉士 餘公 座上,因論詩。”

⒊  古代賜給耆老的爵號名。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裡士鄉士》:“洪武 十九年六月二十日,詔賜耆老粟帛…… 應天 鳳陽 民八十以上,天下民九十以上賜爵鄉士,與縣官平禮,並免雜役,冠帶服色別議頒行,正官歲一存問。”
清 大汕 《海外紀事》卷六:“日懼群黎之未安,為田裡樹畜以養之,學校以教之,使率由於日用孝弟之中,秀良特出者,則有鄉士遂士之薦,幹旄爵秩之榮,遂以為君相之愛之如是其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