釁鼓的意思

注音 ㄒ一ㄣˋ ㄍㄨˇ

拼音 xìn gǔ

基本釋義

⒈  古代戰爭時,殺人或殺牲以血塗鼓行祭。

國語辭典修訂本

釁鼓「ㄒ一ㄣˋ ㄍㄨˇ」

⒈  古代戰爭時用牲血塗鼓,以祭祀神靈。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君之惠,不以累臣釁鼓。」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祠黃帝,祭蚩尤於沛庭,而釁鼓旗,幟皆赤。」

引證解釋

⒈  古代戰爭時,殺人或殺牲以血塗鼓行祭。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孟明 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纍臣釁鼓,使歸就戮於 秦。’”
杜預 注:“殺人以血塗鼓,謂之釁鼓。”
《左傳·定公四年》:“君以軍行,祓社釁鼓,祝奉以從。”
杜預 注:“師出,先事祓禱於社,謂之宜社;於是殺牲以血塗鼓鼙為釁鼓。”
唐 獨孤及 《為張濠州謝上表》:“頃身陷凶族,待罪黃沙,幾社釁鼓,職臣之分。”
明 張煌言 《祭延平王文》:“溫禺 釁鼓, 屠耆 染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