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老的意思

注音 ㄓㄤˇ ㄌㄠˇ

拼音 zhǎng lǎo

詞性 名詞 形容詞

基本釋義

⒈  年紀大的人。

elder;

⒉  對和尚的尊稱。

小長老。

elder of a Buddhist monastery;

國語辭典簡編本

長老「ㄓㄤˇ ㄌㄠˇ」

1.年長者的通稱。

造句張教授年壽高,資望隆,可算是系上的長老

2.指佛教的得道高僧或基督教長老會中的執事者。

造句山上的古寺,由著名的長老住持,因此香火鼎盛。

國語辭典修訂本

長老「ㄓㄤˇ ㄌㄠˇ」

⒈  年長者的通稱。

《呂氏春秋·孟秋紀·懷寵》:「求其孤寡而振恤之,見其長老而敬禮之。」

⒉  佛教用語:(1)​ 對戒臘高的比丘之尊稱。也稱為「上座」。(2)​ 寺院的住持和尚。元·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長老在法堂上高叫:『兩廊僧俗,但有退兵之策的,倒賠房奩,斷送鶯鶯與他為妻。』」
《西遊記·第九回》:「那金山寺長老叫做法明和尚,修真悟道,已得無生妙訣。」

⒊  基督教長老會中的執事者。多由較早入教的年高德劭者擔任。

引證解釋

⒈  老年人。

《管子·五輔》:“養長老,慈幼孤。”
《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許皇后》:“近世之事,語尚在於長老之耳。”
唐 陳子昂 《諫用刑書》:“臣聞長老言:隋 之末代,天下猶平。”
清 唐甄 《潛書·除黨》:“清 之有天下也,黨人之長老猶有存者。”

⒉  佛教對 釋迦 上首弟子的尊稱。

如:長老 舍利弗 ;長老 須菩提。

⒊  住持僧的尊稱。

宋 善卿 《祖庭事苑·釋名讖辨·長老》:“今禪宗住持之者,必呼長老。”
《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逕來 靈隱寺 投奔 印鐵牛長老 出家,做了行者。”
《水滸傳》第四回:“寺裡有五七百僧人,為頭 智真長老,是我弟兄。”

⒋  用為僧人的尊稱。

唐 白居易 《閒意》詩:“北省朋僚音信斷,東林長老往還頻。”
《西遊記》第十三回:“長老休怕,我不是歹人。”
明 顧元慶 《夷白齋詩話》:“南方諺語有:‘長老種芝麻--未見得。’……﹝芝麻﹞種時必得夫婦兩手同種,其麻倍收。長老,言僧也。若獨種必無可得之理,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