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蛇的意思

注音 ㄔㄤˊ ㄕㄜˊ

拼音 cháng shé

基本釋義

⒈  見“長蛇”。

引證解釋

⒈  古代傳說中的一種蛇名。

《山海經·北山經》:“大咸之山 無草木……有蛇,名曰長蛇,其毛如彘豪,其音如鼓柝。”
晉 郭璞 《山海經圖贊·長蛇》:“長蛇百尋,厥鬣如彘。飛群走類,靡不吞噬。”

⒉  泛指大蛇。

唐 韓愈 《詠雪贈張籍》:“岸類長蛇攪,陵猶巨象豗。”

⒊  喻指貪殘凶暴者。參見“封豕長蛇”。

南朝 齊 謝朓 《和王著作<八公山>》:“長虵固能翦,奔鯨自此曝。”
唐 獨孤及 《奉和李大夫同呂評事太行苦熱行兼寄院中諸公》:“長蛇稽天討,上將方北伐。”

⒋  古雜戲的一種。

《魏書·樂志五》:“六年冬,詔太樂、總章、鼓吹增修雜伎,造五兵、角觝、麒麟、鳳皇、仙人、長蛇……以備百戲。”

⒌  指 長江。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諸王自述》:“夫 長江 者,古號為長蛇, 湖北 為頭, 安省 為中,而 江 南為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