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龍伏虎的意思

注音 ㄒ一ㄤˊ ㄌㄨㄥˊ ㄈㄨˊ ㄏㄨˇ

拼音 xiáng lóng fú hǔ

詞性 動詞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比喻戰勝重大困難或強大勢力。亦形容力量強大,能戰勝一切困難。

我是大唐來的,我手下有降龍伏虎的徒弟,你若撞著他,性命難存也!——《西遊記》

subdue the dragon and tame the tiger——overcome powerful adversaries;

相似詞

戰無不勝 所向無敵

相反詞

唯唯諾諾

國語辭典簡編本

降龍伏虎「ㄒㄧㄤˊ ㄌㄨㄥˊ ㄈㄨˊ ㄏㄨˇ」

比喻有極大的本領,能克服重大困難或惡勢力。

造句他力排萬難,降龍伏虎的本事,叫人佩服。

國語辭典修訂本

降龍伏虎「ㄒ一ㄤˊ ㄌㄨㄥˊ ㄈㄨˊ ㄏㄨˇ」

⒈  比喻有極大的本領,能克服重大困難或惡勢力。元·馬致遠也作「伏虎降龍」。

《黃粱夢·第一折》:「出家人長生不老,煉藥修真,降龍伏虎,到大來悠哉也呵。」
《西遊記·第八〇回》:「你莫是魍魎、妖邪?我不是尋常之人。我是大唐來的,我手下有降龍伏虎的徒弟!」

引證解釋

⒈  使龍虎降服馴順。佛教和道教中都有降龍伏虎的故事。

《後漢書·方術傳下·徐登》“又 趙炳,字 公阿,東陽 人,能為 越 方” 李賢 注引《抱朴子》:“道士 趙炳,以氣禁人,人不能起。禁虎,虎伏地,低頭閉目,便可執縛。”
又引《異苑》:“趙侯 以盆盛水,吹氣作禁,魚龍立見。”
南朝 樑 慧皎 《高僧傳·神異下·涉公》:“能以祕呪呪下神龍。”
唐 道宣 《續高僧傳·習禪一·僧稠》:“聞兩虎交鬭,咆響振巖,乃以錫杖中解,各散而去。”
後常以“降龍伏虎”比喻戰勝重大困難。 《西遊記》第十四回:“悟空 道:‘不瞞師父説:莫道是隻虎,就是一條龍,見了我也不敢無禮。我 老孫,頗有降龍伏虎的手段,翻江攪海的神通。’”
明 雲夢山人 《集賢賓·壽康對山》套曲:“騎白鹿,訪隱居,住清虛,更索甚降龍伏虎。”
艾蕪 《鞍鋼啊,我回來了》:“但我們的鋼鐵工人,善於運用近代的科學技術,擁有降龍伏虎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