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聲的意思

注音 一ㄣ ㄕㄥ

拼音 yīn shēng

基本釋義

⒈  古代以清濁高下將聲音分成陰陽二類。聲音濁而低的稱陰聲。

⒉  音韻學術語。同“陽聲”相對。指韻尾是母音或沒有韻尾的韻母。

國語辭典修訂本

陰聲「一ㄣ ㄕㄥ」

⒈  古代樂律上屬陰聲之音,即大呂、應鐘、南呂、函鍾、小呂、夾鍾。

《周禮·春官·大師》:「大師掌六律六同以合陰陽之聲。陽聲:黃鐘、大蔟、姑洗、蕤賓、夷則、無射;陰聲:大呂、應鐘、南呂、函鍾、小呂、夾鍾。皆文之五聲──宮、商、角、徵、羽;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

⒉  聲韻學上指無鼻音韻尾的韻母。參見「陰聲韻」條。

引證解釋

⒈  古代以清濁高下將聲音分成陰陽二類。聲音濁而低的稱陰聲。

《周禮·春官·大師》:“陰聲,大呂,應鐘,南呂,函鍾,小呂,夾鍾。”
漢 賈誼 《新書·六術》:“是以聲音之器十二鍾,鍾當一月,其六鍾陰聲,六鍾陽聲,聲之術,律是而出,故謂之六律。”

⒉  音韻學術語。同“陽聲”相對。指韻尾是母音或沒有韻尾的韻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