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思

注音 ㄐㄩˊ

拼音

基本釋義

國語辭典簡編本

鞠「ㄐㄩˊ」

1.外部用皮革縫合,並塞入羽毛等柔軟物品所製成的皮球。

造句杖、戲、蹴

2.彎曲。

造句

3.養育、撫育。

造句

4.審問。

造句訊、

5.姓。

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ㄐㄩˊ

拼音


[名]
1.皮毬,一種以皮革縫合,內塞以鳥羽等柔軟物或充氣而成的球。《資治通鑑.卷一九九.唐紀十五.高宗永徽三年》:「朕聞胡人善為擊鞠之戲。」

2.菊花。同「菊」。《禮記.月令》:「鞠有黃華。」

3.姓。如宋代有鞠常。
[動]
1.養育、撫育。如:「鞠育」。《詩經.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2.彎曲。《論語.鄉黨》:「入公門,鞠躬如也。」

3.審問。同「鞫」。《史記.卷八七.李斯傳》:「令鞠治之。」《漢書.卷一七.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鞠獄不實。」

4.窮困。《書經.盤庚中》:「爾惟自鞠自苦。」
[形]
幼小、幼稚。《書經.康誥》:「兄亦不念鞠子哀,大不友于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