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鄙的意思

注音 ㄨㄢˊ ㄅ一ˇ

拼音 wán bǐ

基本釋義

⒈  愚鈍鄙陋。語出《老子》:“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王弼注:“無所欲為,悶悶昏昏,若無所識,故曰頑且鄙也。”

引證解釋

⒈  愚鈍鄙陋。

語出《老子》:“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
王弼 注:“無所欲為,悶悶昏昏,若無所識,故曰頑且鄙也。”
漢 王充 《論衡·別通》:“故多聞博識,無頑鄙之訾;深知道術,無淺闇之毀也。”
《三國志·魏志·夏侯淵傳》:“吏者民命,而常頑鄙,今如並之,吏多選清良者造職,大化宣流,民物獲寧。”
唐 暢當 《自平陽館赴郡》詩:“奉恩謬符竹,伏軾省頑鄙。”
明 方孝孺 《與鄭叔度書》之一:“僕頑鄙之資,無與於人。”